关于三方协议的关键问题,解答来了!

2025年5月22日   点击人次: 13   

又到一年毕业季,即将告别校园踏入职场的你是否对“三方协议”充满疑惑?签了“三方协议”会影响考公考编吗?违约金究竟如何计算?“企业毁约,又该怎么办?”“签三方协议应该注意哪些细节?”“三方协议和劳动合同有哪些区别?”今天就来详细聊聊这些问题。

图片
什么是三方协议?
























三方协议全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由学校、用人单位、毕业生三方共同签订,是明确三方在就业择业过程中权利义务关系的书面协议,对签约的三方均具有约束力,主要解决毕业生档案、户口迁移等就业手续问题。

三方协议,一方面保障用人单位的用人权,另一方面保障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权,学校作为第三方发挥监督作用。依法订立的三方就业协议,受法律保护,除法定事由外,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

图片
签约时,要关注哪些细节?
























(一)信息核对要仔细

要核对企业资质,确认用人单位名称与公章一致,查询企业是否具备接收档案的资格(如国企、事业单位可直接接收,私企需通过人才中心)。如填写的用人单位名称与单位的有效印鉴名称不一致,协议无效;

填写自己的专业名称时,要与学校教务处的专业名称一致,不要简写;

可将口头承诺的薪资、住房补贴、社保等福利写入备注,避免入职后“翻车”,例:“试用期薪资不低于XX元”“提供XX市落户指标”等;

电子协议需下载存档,纸质协议需保存第三联(个人留存联);

(二)试用期“陷阱”要警惕

一般企业的试用期通常在1-3个月,最长不能超过6个月;而国家机关、高校等单位多采用见习期,一般为1年。

特别注意,从试用期开始的1个月内,单位必须和你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否则用人单位涉嫌违法。

外企、合资企业、私企一般采用试用期,根据合同期限,可以从1-3个月不等,通常试用期为3个月,不得超过6个月。国家机关、高校、研究所一般采用见习期,通常为一年。

(三)违约金条款要明确

违约金可不是想定多少就定多少!通常情况下,违约金不得超过5000元。而且,不能只约定毕业生违约要担责,也要明确用人单位违反三方协议应承担的违约责任,这样才公平。

(四)备注栏不要随意留白

三方协议虽属格式合同,但备注部分允许三方另行约定各自的权利义务。可将薪资、福利、休假等口头约定写入备注栏,作为后续权益保障的书面依据。

图片
签了“三方协议”会影响考公考编吗?
























签订三方协议本身不影响考公考编,但需确保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保、妥善处理档案,并注意协议中的违约条款。报考时需结合招录公告的应届生认定标准,如实申报就业状态,避免因操作失误或隐瞒信息导致资格问题。

图片
签了三方协议,单位不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三方协议仅作为就业意向凭证,不构成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才是正式劳动关系。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入职后1个月内,单位必须和你签订劳动合同。要是单位拖着不签,可以主张双倍工资赔偿,并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图片
签约后,可以解约吗?
























用人单位解约:协议一旦签订,用人单位不得擅自解除。一旦拒收毕业生,应按违约处理,需要缴纳违约金并给予毕业生一定的经济补偿。

毕业生解约:同理,毕业生解约也要付相应的违约责任。一些企业会在三方协议明确违约金(通常不高于5000元),若是应届生违约应向企业支付违约金。

当然,双方要不要赔付还要看具体签订的协议内容。

另外,一旦解约后需再次签约需要提供原签约单的书面退涵等材料,才能找到院校换取新的三方就业协议。所以,应届生在签订前,一定要了解清楚并权衡利弊想好到底要不要签(很多院校为电子三方,也是需要先毁约才可以签订新的)。

图片
签约后还需注意什么?
























三方协议是“就业意向”,劳动合同才是正式劳动关系。档案跟人走,入职后及时确认档案去向;户口迁移需谨慎,一线城市集体户离职后可能被要求迁出。

试用期权益:

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试用期≤1个月;

劳动合同期限1-3年,试用期≤2个月;

劳动合同≥3年或无固定期限,试用期≤6个月。

图片
若遇到企业毁约、拖欠薪资等问题怎么办?
























首先要做的就是保留好相关证据,比如协议文本、沟通记录、工资流水等。然后,你可以向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求助,如果争议金额较大,还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