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 点击人次: 41
一、什么是应届生身份?
(一)应届生身份的两种类型
即将毕业尚未踏入社会的学生:就是处于毕业季,还没正式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
已经毕业但还在择业期的毕业生:何为择业期呢?
择业期一般是指毕业后的2 - 3年内(不同地区规定有所差异),在这段时间内,毕业生如果没有落实正式工作,没有缴纳社保,依旧可以享受应届生身份的相关待遇。
二、保留应届生身份的三大优势
(一)考研、考公、考编优势
考研:以应届生身份考研,能享受一些学校针对应届生提供的优惠政策,比如更方便获取考研资料、参加校内考研辅导班等。
考公:公务员考试中,有大量岗位是仅限应届生报考的。这些岗位竞争相对较小,上岸的几率更大。
考编:很多编制岗位为了吸纳新鲜血液,会专门为应届生开辟通道,降低报考门槛。
(二)就业优势
校招机会多:各大企业每年都会举办校招,主要面向应届生。校招的岗位涵盖各个行业和领域,而且招聘流程相对简单,对应届生的工作经验要求较低。很多知名企业还会为应届生提供完善的培训体系和广阔的晋升空间。
职业缓冲期:保留应届生身份,就相当于给自己留了一段职业缓冲期。在这段时间里,你可以参加各种校招、申请见习岗位,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和方向。
(三)落户与补贴优势
落户直通: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对应届生落户放宽学历限制。以北京为例,只要符合相关条件的高校应届生,就有机会直接落户,这对于想要在大城市扎根的同学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福利。
丰厚补贴:像杭州,本科应届生可以直接领取1万元的人才补贴,硕士则能拿到3万元。
三、如何保护应届生身份
(一)核心判断标准
判断是否为应届生,关键在于是否签订了劳动合同、是否缴纳了社保。
这里要特别注意,签三方协议并不等同于签订劳动合同,三方协议主要是为了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而劳动合同才是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文件。
(二)保留身份的具体方法
社保方面
- 坚决不签正式劳动合同,如果想积累实习经验,可以签订实习协议。
- 时刻警惕代缴社保,哪怕是父母的公司也不行。代缴社保会留下缴纳记录,从而导致失去应届生身份。
- 要清楚灵活就业社保≠职工社保,在部分地区,灵活就业社保不会影响应届生身份,具体情况可以咨询当地社保部门。
档案操作
- 可以将档案暂存在学校,最长可达2年。这样在择业期内,档案管理更加方便,也不用担心档案丢失等问题。
- 也可以把档案转回生源地人才市场,这里可以免费托管档案,安全又可靠。
应届证明
- 每年11月要主动更新未就业登记,这样可以证明自己在择业期内处于未就业状态,保留应届生身份。
- 一定要保留空白三方协议,这是应届生身份的重要证明材料之一,在参加校招等活动时可能会用到。
特殊备案
- 选择参军或者参加西部计划,可以延长应届生身份期限,回来后依旧享受应届生相关待遇。
- 如果升学失败,需要在1个月内办理相关手续,恢复应届资格,以免影响后续的就业和考试。
四、应届生专属福利清单
五、致命警告
被「高薪」诱惑签订正式劳动合同:
有些企业会用高薪作为诱饵,让毕业生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一旦签订,就会失去应届生身份,错过后续更多更好的机会。
帮人挂靠社保、注册公司:
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义气或者小利益,帮人挂靠社保、注册公司。这些行为都会留下记录,导致失去应届生身份,追悔莫及。
盲目签订就业协议换取实习证明:
为了一份实习证明,盲目签订就业协议是非常不明智的。就业协议一旦签订,可能就会被认定为已就业,从而失去应届生身份。
最后,
自查学信网就业状态,及时查看自己的就业状态,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处理。
拨打12333确认当地政策。可以详细了解当地的具体规定,做到心中有数。
应届生身份是人生最后一次开「新手外挂」的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