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技巧丨掌握行测文解题核心

2021年11月23日   点击人次: 139   

省考中行测有五个模块,其中“言语理解与表达”和“判断推理”合称为“行测文”。行测文不仅题量大,而且题干字数多、常有专业名词,不易理解。所以,需要提升理解概括与推理论证能力,才能快速准确地读懂题干,进而高效解题。该如何提升呢?跟中公教育一起来看!


# 提升理解概括能力 #

我们以片段阅读为例,给大家说说该如何提升理解概括能力。

1.找出每句话的论述对象(理解这句话围绕“谁”在说)。

2.以句号为界限,概括每句话的句意。

3.分析句间关系,把握重点。





【例1】

①一般而言,城市群之间的交通干线分布着许多城市,聚集着大量产业和人口,从而构成经济带。②加强经济带规划和经济带上城市建设,是建设现代化区域发展体系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③为此,应依托重要交通干线聚集经济要素,形成纵向或横向的经济发展轴,充分发挥其对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④比如,沿海经济带、长江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和京广京哈经济带等已经集聚了大量人口、产业,城市分布也比较密集,形成了比较明显的经济发展轴,已成为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经济主骨架。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经济带建设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B.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应以城市群建设为依托

C.交通干线承担着聚集经济要素的重大使命

D.形成经济发展轴是城市群建设的长远目标

题干分析


文段①句告诉我们:城市群之间的交通干线分布着许多城市,交通干线聚集着大量产业和人口,从而构成经济带。

(找出①句的论述对象:交通干线、经济带)

(概括①句句意:交通干线聚集着城市、产业、人口,构成了经济带。)


文段②句告诉我们:加强“经济带规划、经济带上城市建设”是“建设区域发展体系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

(找出②句的论述对象:经济带建设、区域协调发展)

(概括②句句意:经济带建设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段③句通过“应”引出对策:应依托重要交通干线聚集经济要素,形成纵向或横向的经济发展轴,充分发挥其(指代“经济发展轴”)对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

(找出③句的论述对象:交通干线、经济要素、经济发展轴、区域协调发展)

(概括③句句意:应依托交通干线聚集经济要素形成经济发展轴,起到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



文段④句通过“比如”对三句举例说明:沿海、长江、陇海兰新、京广京哈这四条经济带通过集聚人口、产业、城市,形成了经济发展轴,已成为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经济主骨架。

(找出④句的论述对象:四条经济带的例子、经济发展轴、经济主骨架)

(概括④句句意:过往经济带的经验表明:依托交通干线聚集经济要素形成经济发展轴,确实能够起到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

①句,引出话题:交通干线聚集着城市、产业、人口,构成了经济带。
②句,论述重要性:经济带建设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③句,提出对策:应依托交通干线聚集经济要素,形成经济发展轴,起到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
④句,举例说明:过往经济带的经验表明:依托交通干线聚集经济要素形成经济发展轴,确实能够起到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
分析句间关系,把握重点:①②句分析阐述,③句提出对策,④句对③句举例说明。(后文对前文举例说明,重点在前)可知:文段主旨句为③句。
【选项解析】
A项,对应文段②句,非重点,排除。
B项,偷换概念。文段的表述是依托“交通干线”,而非“城市群建设”,排除。
C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转述,保留。
D项,无中生有。文段并未涉及“城市群建设的长远目标”。故本题选C。
通过这道例题的讲解,相信大家已经对“提升理解概括能力”的“三步骤”初窥门径,课下还需要更多的练习,才能登堂入室、炉火纯青。
# 提升推理论证能力 #

我们以可能性推理为例,给大家说说该如何提升推理论证能力。

1.通过题干中的“关键词”找到结论。(无关键词时“最终观点”是结论)

常见“关键词”:因此、由此、所以、研究者认为、据此认为、有专家指出、结果发现等。

2.找出论据。(题干中支持结论成立的内容是论据,个别题目无论据)

3.“对仗式”梳理论证主线。

“对仗式”:把“论据、结论”写成两行,论据、结论中相同概念的位置对齐。

论证主线:由论据得出结论的推理过程。






【例2】

近日,有研究团队通过对44个反刍动物物种的基因组测序研究,创建了一个反刍动物的系统进化树,从而解释大量反刍动物的演化史。结果揭示,在近10万年前,反刍动物种群发生大幅衰减,而这些种群数的减少与人类向非洲之外迁徙的时间相符。有人据此认为,这佐证了早期人类活动造成了反刍动物种群的衰减。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结论?

A.反刍动物种群衰减后,植被愈加茂盛,为人类提供了更多食物

B.反刍动物通常有角,在遇到人类攻击时能发挥一定的防御作用

C.同一时期的马、驴等奇蹄目动物的种群也出现大幅衰减的现象

D.同一时期大型猫科动物繁盛,它们大规模捕杀反刍动物

题干分析


首先,通过题干中的“关键词”找到结论。

题干尾句“有人据此认为,这佐证了早期人类活动造成了反刍动物种群的衰减。”

关键词“有人据此认为,这佐证了”,“这”指代论据,“佐证了”之后是结论。

结论:早期人类活动造成了反刍动物种群的衰减。


其次,找出论据。

论据:在近10万年前,反刍动物种群发生大幅衰减,而这些种群数的减少与人类向非洲之外迁徙的时间相符。


最后,“对仗式”梳理论证主线。

论据:近10万年前 人类向非洲之外迁徙 同时 反刍动物种群发生大幅衰减

结论:早期 人类活动 造成 反刍动物种群的衰减

【选项解析】
A项,讲的是反刍动物种群衰减后带来的影响。但,题干讨论的是反刍动物种群衰减的原因。二者话题不一致,无关项,排除。
B项,反刍动物面对人类攻击,有一定的防御能力。但,这个防御能力能起到多大的效果,是否能抵御人类攻击的影响使其种群不衰减呢?B项并没有说明。其次,人类活动不局限于攻击行为,即使“人类攻击”不会影响反刍动物,也不代表“人类活动”不会造成反刍动物种群的衰减。无关项,排除。
C项,同一时期的一些奇蹄目动物种群也在大幅衰减。但,题干讨论的是反刍动物种群衰减的原因。这些奇蹄目动物种群的大幅衰减是否是反刍动物种群衰减的原因呢?C项并没有说明,无关项,排除。
D项,同一时期,大型猫科动物大规模捕杀反刍动物。那就说明:反刍动物种群衰减的原因很可能是大型猫科动物的大规模捕杀,而不是早期人类活动。质疑了题干结论,保留。故本题选D。
我们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可能性推理-削弱加强型”的题目,学员们往往能找准结论。但学员们比较欠缺“根据结论找出论据”的能力,以及“对仗式梳理论证主线”的能力。想要真正“提升推理论证能力”,还需在这两点上勤下功夫。
通过以上两类题目的讲解,相信同学们已经了解了如何提升理解概括与推理论证能力,如何才能掌握行测文核心,接下来请大家继续关注中公教育,更多精彩讲解,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