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届毕业生:秋招签合同,这些事要注意

2025年9月18日   点击人次: 8   

亲爱的26届同学们:

一年一度的校园秋招拉开帷幕,许多同学已投入到求职、就业队伍当中,准备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签订劳动合同是求职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签订劳动合同时,需要注意哪些法律常识呢?今天小编带大家一探究竟。

一、劳动合同的订立与履行

图片

建立劳动关系后,最迟应该在多长时间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也就是说,法律提倡用人单位在建立劳动关系之日即用工之日就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是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在建立劳动关系之日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在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了书面劳动合同的,不属于违法行为。

01
合同内容

基本信息:

确认合同中有双方的基本信息,包括用人单位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和你的姓名、身份证号等。

注意劳动合同上的用人单位名称是否与所入职公司一致,避免企业以公司名义让员工与第三方签署外包派遣合同。简言之:搞清楚自己老板是谁,以后谁给你发工资。

劳动合同期限:

注意合同期限的约定,包括试用期期限和正式合同期限。试用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且工资不得低于正式工资的80%。

注意实习期实习合同的签订,这是保障你实习期间应有权益的基本途径,拒绝转正以后再签劳务合同的说辞,避免部分企业搭毕业季顺风车,白嫖大学生劳动力的行为。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明确你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避免日后因工作内容或地点变动产生纠纷。

注意入职前跟人事主管和直属领导沟通日常工作安排,协商是否加班、是否需要出差、个人工作内容等信息。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确认工作时间安排、加班规定以及休息和休假制度。

劳动报酬:

明确薪资结构、发放方式、发放时间以及奖金、福利等。

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确认单位是否依法为你缴纳五险一金。

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了解工作场所的安全措施和劳动保护条件。

违约责任:

注意合同中对双方违约行为的规定和赔偿条款。

小贴士:“五险一金”是指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养老保险

为员工退休后的生活提供资金支持的保险

医疗保险

用于支付员工的医疗费用,包括住院、门诊、购药等

失业保险

为失业的员工提供一定期限内的生活保障

工伤保险

用于支付员工在工作中发生事故或患职业病时的医疗费用和工伤待遇

生育保险

为员工提供生育津贴及产前、产后医疗保障的保险

住房公积金

为员工购房、租房提供资金支持的制度

具体的“五险一金”缴纳比例,需要根据所在地区和政策来确定。在签订劳动合同前建议与公司或相关部门核实相关政策和比例。

02
签订细节

仔细阅读在签订合同前,务必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确保所有内容都清楚明了。

双方各执一份:签订后,确保你和用人单位各保留一份合同。

不签空白合同:切勿在空白合同上签字,以免日后被添加不利于你的条款。

及时咨询:如有疑问,及时向用人单位或专业人士咨询,必要时可寻求法律援助。

二、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怎么办?

图片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第十四条、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与用人单位协商:首先,劳动者可以尝试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要求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收集证据:如果用人单位拒绝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应开始收集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

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行为,劳动监察大队可以对此进行调查并责令用人单位改正。

申请劳动仲裁:如果通过投诉无法解决问题,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

提起法律诉讼: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大家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更加得心应手,保障自身权益。祝愿大家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开启人生的新篇章!